復健科 骨科 神經科
Category : 衛教資訊
案例一:40歲的李先生左側頸部疼痛一個禮拜了,痛起來的時候,痠痛的感覺會一路延伸到左側肩胛與膏肓處,另外在仰頭和向左轉頭的時候,疼痛更是劇烈。李先生過去雖然也偶爾會有落枕的經驗,但都沒有這次這麼嚴重。在醫師評估後,李先生接受了診斷性頸椎小面關節注射,原本劇烈的頸痛在注射後立即減少了八成。
案例二:70歲的王爺爺因為腰椎退化、長骨刺,三不五時就會抱怨有閃到腰的情況,最近不管是早上起床,或是站久一點,腰部都非常僵硬難過。腰痛發作時,常常連臀部、髖部、大腿、小腿都一併疼痛。如果再把腰向後仰,疼痛就會更加明顯。經過醫師的評估,王爺爺接受了診斷性腰椎小面關節注射,注射後包括腰部、臀部、髖部、大腿、小腿的疼痛感都立即大幅減輕。
頸痛與腰痛在復健科門診都是非常常見的主訴,與一般情況不同的是,上述兩個個案在接受「診斷性小面關節注射」後,疼痛便立即大幅緩解,進而可診斷他們罹患的是「小面關節疼痛」。那麼,究竟什麼是小面關節疼痛呢?
什麼是小面關節疼痛?
從解剖構造上來看(如圖),小面關節位(Facet Joints)於一節一節的脊椎之間,和椎間盤(Discs)一樣,小面關節也負責脊椎的承重與活動,但也因此常受到外傷、負重過度、老化、椎間盤塌陷等影響,產生病變與疼痛。小面關節疼痛發作時,常會在關節處有明顯疼痛,另外,由於小面關節位於脊椎側後方(左後右後皆有),所以在做仰頸(Neck Extension)、仰腰(Trunk Extension)、脊椎扭轉(Rotation),這些把重量壓在脊椎側後方的動作時,會產生更明顯的症狀。
如何診斷小面關節疼痛?
對於頸痛與腰痛的患者,一般醫師常會安排X光、磁振照影(MRI),來診斷如脊椎退化、脊椎滑脫、椎間盤突出等病變,這些檢查對於小面關節疼痛的診斷雖然也有幫助,但仍常常無法完全確診,一方面是因為急性的關節疼痛時常沒有X光上的變化,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年紀較長的患者常有多處病灶,以至於無法肯定是哪個病灶導致了這次的疼痛。所以,目前要診斷脊椎小面關節疼痛,還是以「診斷性注射」為主,診斷的方法是將少量麻藥注射至小面關節內或附近(如圖),並稍待一分鐘等麻藥生效,如果注射後疼痛緩解可達到一半以上 (理想是達到八成以上),那便可確定該疼痛是由小面關節所引起的。
如何治療小面關節疼痛?
小面關節疼痛的治療可分為「一般保守治療」、「手術治療」、「精準注射治療」,一般保守治療包括生活習慣的調整、姿勢與運動訓練、儀器復健治療、和藥物治療,在症狀較輕微時,這些治療即可滿足大部分個案的需求,而對於少數症狀嚴重的,則可考慮接受手術治療。在過去,手術治療常是一般保守治療無效時的唯一選擇,但近年因為精準注射的進步,目前對於症狀嚴重但卻不想開刀,或是一般性保守治療效果有限,希望進一步改善症狀的,則可選擇使用精準注射治療。
什麼是精準注射治療?
「精準注射治療」是在注射的過程中利用超音波或透視型X光導引,將針頭準確地擺放到病灶處,並根據使用藥物的不同,而達到不同的治療效果。對於小面關節疼痛的患者,在疼痛明顯劇烈的急性期,可使用少量的類固醇以達到迅速消炎、穩定神經細胞、與緩解疼痛的作用,對於多數患者而言,單次的注射治療即已足夠。而對希望改善慢性關節疼痛的患者,則可選擇增生療法,做法將富含自體血小板生長因子的血漿(PRP)注射至患部以促進組織修復,一般而言需要1-3次的治療。
結語
脊椎小面關節疼痛是許多病患頸痛、腰痛的主因,但過去因為透視型X光導引注射的不便,以致許多小面關節疼痛的患者沒有得到充分的治療,所幸近來超音波導引技術已有長足的進步,專精超音波技術的醫師已可於門診執行精準注射的診斷與治療,實為小面關節疼痛患者的一大福音。
參考資料